「媽咪,我的肚子為什麼會咕嚕咕嚕叫?」
「我從那裡生出來的?」
「媽咪,為什麼地球是藍色的?」
「世界上有外星人嗎?」
……當被小孩的問不停「為什麼?」纏身時,就知道她們開始好奇想懂更多了
姍媽從以前就很喜歡帶小孩看科學類的書
一方面是小孩問的時後可以帶她翻書找答案,另一方面是想讓小孩可以對生活週遭更好奇,會去思考原因
為什麼不同的書講法不一樣!?
道理是不是一樣的呢
小孩說出來的答案永遠都讓人想笑又驚嘆,天真無邪跟白紙一樣純真
我喜歡讓小孩透過動手作讓想像力實現出來
全世界都在推行的跨領域,自主自發的學習方式,就是從主題式學習延伸到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的探索,讓小孩引起強烈的好奇心
科學書我家的娜姐跟希妹也看過不少,但新奇的設計總是比較吸引她們
像是操作書、立體書、有聲書、膠片書…能有多好玩的幾乎都看過啦
不過,有些書不是那麼好蒐集
想不到 KidsRead點讀筆 實在太神通廣大
居然搬出這套 青林國際出版社的 第一次大發現《 My First Discoveries》
是英國 Moonlight Publishing出版社在全球暢銷50餘國,獲得無數國際大獎,最受歡迎的兒童科普叢書,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翻譯成30幾種語言,堪稱是法國國寶級科普讀物!
當年在台灣可是要花萬元才買得到的兒童套書耶!!
就是閱讀時的驚奇感讓小孩喜歡學新知識
想不到終於讓我等到了
yes!!用我家孩子最愛的 KidsRead點讀筆 就能聽
重點是
能聽英文!!
點圖片有音效會講單字,點句子會說英文
還能聽中文劇場故事!!
中英文一起學的cp值好高
英文是國際語言,就不會有以前只看中文科學,對英文科學詞彙一竅不通的冏境,KidsRead 特別設計「跟讀錄音」的小貼紙讓我們可以貼在書上「校正英文發音」,讓書本可以利用得淋漓盡致,好大心阿~~
而且這次重新出版
青林出版社與英國Moonlight出版社都有嚴格審訂編修過,內容能跟得上新知識可以很放心
第一輯:人類生活 (Human Life)
Homes 家、Water 水、Earth and Sky 地球與天空、Planes 飛機、Trains 火車、Inside the Body 人體的奧秘
六本英文主題膠片書、六頁中文情境故事點讀貼紙與錄音點讀貼紙、一本學習手冊
之後還會再出版這些
第二輯:植物與昆蟲(Plants and Insects):花、水果、樹、蔬菜、蝴蝶、昆蟲
第三輯:奇妙的動物(Amazing Animals):蛋、鳥、農場動物、恐龍、地底動物、水中魚類
把天文、地理、人、生活週遭的知識囊括
4歲~國高中都很必備的基礎科學
精緻寫實的畫面 + 簡單明晰的語言
輕鬆理解專業的科學知識
KidsRead點讀版本《 My First Discoveries》
獨家設計
「中文劇場故事」103張貼紙可聽全套6個故事,整本聽也能分主題聽故事
「錄音校正貼紙」156張貼紙可貼在文章段落中,對比校正英文發音
這套書在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翻譯成30幾種語言,堪稱是法國國寶級科普讀物!
為什麼那麼厲害
就是因為它透過「膠片」雙面印刷,翻開就能理解知識
不只小孩,連大人都會「哇!!!」的一直翻開看前後的變化
對複雜的人體更是用「手電筒」的方式讓人想一探究竟
食物的消化過程就這麼簡單呈現
是不是有種~~
什麼都不必說,讓我翻開書就好 XD
圖象說明一切
現在有 KidsRead點讀筆就能聽中英文,點圖片點文字都能發出聲音,英文不好也不必擔心,也有中文劇場故事能聽,好聽又好玩的點讀科學知識書
將手電筒「照在」不同的位置,用探索的方式知道人體內部的器官
除了人類身體的構造、胎兒生長過程、不同細胞的形狀了解基因遺傳的知識
像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只要從右邊翻到左邊就能理解
地球以近乎圓形的軌道,圍繞太陽轉動
還能明白白天和黑夜變化的道理
現在的角度是地球左半邊的人被太陽照射,所以是白天
右半球的人是晚上
膠片翻過去
有看到變化了嗎
變成右半球是白天,左半球是黑夜
姍媽喜歡用書本跟實際體驗讓小孩記憶深刻
帶小孩去科教館玩一遍就更知道在玩什麼啦XD
我希望科學可以保持小孩對世界的「好奇心」跟「追求知識」的熱情
暑假去天文館看了劇場才知道
地質學家每天在尋找跟研究石頭是想知道地球跟生命的起源,他們上山、下海,甚至因為一個小小的發現要從沙漠飛到南極,就為了要證實每個發現的可能,每一個小小的發現都靠堅毅的努力跟信念才能達成,這也是我期待孩子未來不管做什麼,都能有顆努力跟好奇的心
有點離題啦~~
姍媽來開箱
《My First Discoveries》KidsRead點讀版內容
先看影片
第一輯:人類生活 (Human Life)
Homes 家、Water 水、Earth and Sky 地球與天空、Planes 飛機、Trains 火車、Inside the Body 人體的奧秘
六本英文主題膠片書、六頁中文情境故事點讀貼紙與錄音點讀貼紙、一本學習手冊
跨領域的主題式學習,可以讓小孩在上學前就學到各科的知識,像是英文、自然、歷史、地理,多元的主題特殊設計可以訓練觀察細節、辨認、配對、比較、分類,幫助理解事物發展、因國關係、事件順序等
台灣版本有附上一本學習手冊,根據每個主題說明「學習目標」、「學習主題」、「字彙片語放大鏡」、「對話練習」、「科學小學堂」、「趣味活動」讓知識可以延伸得更好玩又有趣
也不用擔心英文看不懂的問題,「字彙片語放大鏡」有英文關鍵單字解釋,好處是不會過度依賴中文,反而使用中文思考英文有翻譯卡關的問題,直接用英文學英文是最快學會的
先說我家的最愛
Inside the Body 人體的奧秘
學習目標
介紹人體的骨骼和組織、牙齒的種類和用途、腸胃消化過程及胎兒成長過程等等,並探討關於遺傳的影響。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手電筒來看我們平常難以看見的身體內部
就是這個令人好奇的 X光片 加上手電筒的光照效果
點讀筆點到膠片還會發出「喀嚓」的音效聲,還會說「skeleton」
You have a skeleton!
This frame made of bones helps you stay upright and move around.
左邊還用自由女神像來示意骨架的作用
消化的過程也說明的很簡單易懂
就像是一場長途旅程
Whatever you eat or drink begins a long journey inside your body.
This journey is know as digestion.
點頁碼貼紙,就會有整段的中文故事可以聽
是青林出版社特別錄製的劇場式故事
是男孩「小青」、女孩「阿林」跟「魔鏡」與「王叔叔」這幾個角色的對話,加上背景音樂非常有臨場感,非常好聽
編號1是整本書的音檔,2~11是每頁的劇情故事
把錄音貼紙貼在書本的句子旁邊,可以讓小孩試著說出英文,只要小孩肯說出口就會愈來愈標準
吃喝的東西從上面到下面的過程就是消化
本來很抽象的名詞變得很具體
這也是這《My First Discoveries》暢銷全球的秘訣吧
正在掉牙階段的娜姐對這頁很感興趣
原來恆牙早已經在乳牙底下準備好了
小孩最好奇的就是自已從那裡來啦
從4週、6週、12周、到20週的畫面
最後再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就會喝奶了,生命真的很奇妙
A newborn baby can suck milk from the mother's breast.
用顯微鏡可以放大
原來骨頭的細胞這麼繽紛
細節都有看清楚嗎?
翻到最後一頁會提醒你再找找看,每次翻到這頁小孩就又搶玩一遍 XD
Earth and Sky 地球與天空
學習目標
此主題以外太空看地球的角度,介紹地球表面外觀,再延伸到地球深處,並提及地層、河流和火山等地表景觀,以及太陽對地球南北兩極和赤道氣侯的影響,最後又回到外太空,介紹月亮圓缺的變化和太陽系八大行星
看到上面這串文字可能會心想「媽阿~~小孩怎麼會懂阿!?」
厲害的就在這裡啦!
用字淺顯易懂
The Earth is a big ball.
It revolves around an even bigger, much hotter ball : the Sun.
The Earth turns on its axis like a spinning top.
地球是一顆大球
上面有看到 axis 軸 ,這個單字是比較難的
學習手冊有寫意思
對照看一下就是這個概念啦~~
地球自轉就像是陀羅一樣,是不是很好懂
學習手冊中還有
「對話練習」
把書裡的知識寫成中英文對話,讓我們在帶小孩的時後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引導
像是我們所住的星球是地球,地球被雲朵和空氣覆蓋著。
The planet we live on is the Earth. It is covered with air and clouds.
我們呼吸的空氣覆蓋整個地球
地球的表面蓋土地和水
一層層的揭開神秘面紗的感覺 XD
翻開就看到地球表面下有一層層不同類型的岩石
地球中最重要的就是水啦!!也是生命的起源
可以跟水的主題連結在一起
Rivers and steams flow over the Earth's surface.
河流跟溪流會流過地球的表面
Sometimes. the water flows underground and makes caves.
有時後也流到地面下造成洞穴
有些山會冒煙
翻開就能看到為什麼山會冒煙
火山的內部,右邊的地球剖面做對照,就非常清楚地球中心是一團火球的感覺
那為什麼會有白天跟黑夜呢?
用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概念,翻開膠片
是不是日照的方向就不一樣啦
這個設計原理真是太酷了
最後再把視野拉到天空
我們抬頭就能看見星星
星星在夜空中閃爍,它們離我們很遠,但它們像太陽一樣熊熊燃燒
再從星星延伸到八大行星
Homes 家
學習目標
建造房子要先有設計圖,有了設計圖,才能開始選擇不同的材料,來建造出不同的房子。這個主題介紹世界各地不同的房子,還有隨著自然環境或需求而產生不同型態的房子。同時也會提到汽車、船和太空船,這些交通工具也都屬於居住空間領域
遠看本來以為這是件充滿印地安風格的裙子XD 原來是帳篷
Some American Indians made their home in tents called tepees. They could move them easily.
叫做tepees 圓錐形帳篷
把膠片翻到左邊
原來裡面長這樣
幾根棍子就可以架好,方便拆裝
家主要是遮風避雨的地方
原始人住在洞穴裡
讓他們有地方躲雨跟保護自已
文明開始之後有很多材類可以設計房子
愈來愈舒適
當然不只有磚瓦蓋的才是家
開始向太空發展,太空艙讓太空人可以住在外太空中
點中文音檔會說:「準備好了嗎?太空梭升空」,「5、4、3、2、1、0」馬上發出升空的轟隆聲響…
之後會開始探討太空能不能住人的話題,聽起來很有趣,也可以引發思考,我們家超愛的
在地球跟月球中間運轉
點讀筆點太空人會說:「astronaut」
點太空船會說:「inside a space station」
點月亮會說:「the Moon」
點下方藍藍的地方會說:「the Earth」
因為是無重力空間所以會漂浮起來,睡覺時要綁著才不會漂走
最後可以發揮想像力,用紙箱設計夢想中的家
就算蓋不出樹屋,用衣服、抱枕蓋也很棒
Water 水
學習目標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覆蓋在海洋之下,這個主題說明了水資源的寶貴、水的三態---固態(冰)、液態(水)和氣態(水蒸氣)、水的循環,及水在家庭、科技發展、農業、社會與休閒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水是生物賴以維生的重要根源,如何將水資源妥善運用是大人、小孩都必學的課題
這裡就一定要大聲讚賞中文音檔了
用對話的方式馬上題問
小青說:「你們看!到處都是海水耶」
魔鏡說:「對呀!我們住的地球上有3/4到處都被水給淹蓋住啦」
小青問:「3/4是多少呀?」
魔鏡說:「3/4…3/4…就是說如果地球的面積就像4片餅乾那麼多,水就佔滿了3片餅乾那麼多」
是不是馬上秒懂
This is the Earth.
Three-quarters of it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water.
翻開下一頁
馬上懂水有多重要!!
Without water, all the Earth would be a desert.
那水怎麼來的?
太陽照射海水,水氣蒸發後升到天空間聚集成雲,雲再降下雨水
或是
天氣冷的時後降下雪
這頁圖片非常厲害
景像的深遠跟高低都畫出來,還能表現出水可以展現的形態
有高聳的雪山,融化變成 glacier冰川;高山上有 waterfall瀑布;流到山腳下變成 stream溪流;再往下聚集一起就變成 river河流
再近看細節
Glacier → Waterfall → Steam → River
點流水會有流水聲
點Waterfall 會唸出Waterfall
旁邊還有小農舍跟一個特別的
water trough
姍媽特別找了一個圖片來說明,就是水槽的意思啦~~
最後水就流入大海裡啦
水再蒸發變成雲
雲再下雨跟雪到地面上
就一直不斷循環啦
跟我們生活有那裡習習相關呢?
到處都用得到水,現在方便的程度是打開水龍頭就能使用,隨手可得,但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水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像是農夫種田、休閒娛樂,還有救火
連生物都靠水才能生存,水非常重要
要好好珍惜水資源
隨手關水不浪費!
Planes 飛機
學習目標
從熱氣球到最新式的飛機,此主題介紹了各種不同的飛行工具,但是在認識這些飛行工具之前,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會先說明飛機內部的構造。此外,除了飛機構造,還能學到飛機的發展史與不同種類的飛機
哇~~是飛機!
希妹從3歲開始的夢想就是開飛機,一拿到書最先看的也是這本XD
馬上翻開
夢想中的駕駛艙就在眼前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飛行在空中?
不是有飛機才能飛
生活中還有很多方式可以飛
Trains 火車
學習目標
介紹火車從發明初期到現代化的過程,以及隨時間變化發展而來的各種車型,範圍涵蓋蒸汽火車、柴油火車到磁浮列車。另外還介紹了不同的速度的火車及其運轉方式、世界各國知名的火車以及海底隧道等等
一開始以一群美洲野牛 bison 在跑畫面非常生動,連音檔都可以聽見狂奔跑的聲音,光是這頁就聽了好幾遍,很吸引小孩點 XD
原來是荒野大西部的火車來了,有超大煙囪、大燈、跟排障器
它也叫做「iron horse」
原來像一隻奔馳在鐵軌上發出蒸氣的馬XD 形容也太貼切了吧
但最酷的是這片看起來平靜的海洋
有海底隧道!!
叫歐洲之星!!
行駛在英國倫敦到法國巴黎 和 英國倫敦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之間
Eurostar runs between London and Paris and London and Brussels. It travels under the Channel via the Eurotunnel.
叫做「英法海峽隧道連接鐵路」是一條全長108公里的高速鐵路
本人超級帥氣
看完這次的開箱後有沒有覺得
知識真的是永無止盡耶!!知道了就比別人多了一些話題,邊聊發掘更多問題,也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從生活中延伸到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的探索
如果你家孩子4歲了,還沒開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推蔫這套淺顯易懂又好玩的有聲書 《My First Discoveries》,能夠暢銷全球被喻為法國國寶級科普讀物很值得入手!
這只是KidsRead點讀筆的其中一種教材,有更多元的中文 / 英文 / 音樂 都能滿足小孩用聽玩樂學習的需求這只是KidsRead點讀筆的其中一種教材,有更多元的中文 / 英文 / 音樂 都能滿足小孩用聽玩樂學習的需求,全都通用同一隻點讀筆,每半年就會持續有新教材,未來的延伸性非常高,很值得投資!
對英文學習有興趣的人
對中文學習有興趣的人
KidsRead發展的初衷,即是希望孩子能用一支點讀筆,遍閱所有優質的教材。
考慮到孩子喜歡更多元的學習方式,透過程式更新,不定期為點讀筆增添新功能,扭轉枯燥的學習氛圍,提升孩子學習的意願與效率。
除KidsRead獨家研發的產品外,我們更積極整合國內外各出版社的優質產品。
只要將點讀筆接上電腦,下載我們為孩子提供的豐富學習資源,就能讓快樂的學習不間斷。
最新開團資訊
▌KidsRead點讀那裡買 ▌
2020/07/28(二)上午9點公布於 童書大集合-姚小鳳 粉絲團
如需取得早鳥通知
請點開連結留言吧▶ https://reurl.cc/WdKmLy
粉絲團好消息不錯過~~手機跟電腦版一起設定「搶先看」唷!
童書大集合 - 姚小鳳:https://www.facebook.com/hikidsbook/
有空來門市找我們玩
姚小鳳育兒館 https://goo.gl/Sbhyt2
來社團一起交流心得
童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17954181619770/
點讀筆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8737473812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