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越來越大~對於看到的人、事、物就會越來越好奇
會想知道地上的小螞蟻為什麼要搬東西 要搬去哪裡?
自己是從哪裡生出來的? 怎麼生出來的~
就會開始有10萬個為什麼 問到爸爸媽媽崩潰 ><
每每想跟寶貝好好解釋這些自然生態的過程~
卻總辭不達意 又很難解釋
驚奇立體酷百科就是一套結合百科及立體場景的書,很特別吧~
由法國科普權威Larousse為孩童設計的立體百科
希望藉由立體書的樣式 讓寶貝探索世界去發現
世界上很多稀奇古怪及很多我們沒發現的小細節
啟發想像、創意~並帶給孩子了解 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層面的小知識
這系列有8本書,一個主題一本~內容相當豐富
一本大約有32-36頁,4歲以上要陪讀,10歲可以自已看唷~
驚奇立體酷百科:勇闖恐龍王國
驚奇立體酷百科:揭開人體的奧秘
驚奇立體酷百科:透視小小昆蟲世界
驚奇立體酷百科:探索宇宙大冒險
驚奇立體酷百科:發現奇妙動物星球
驚奇立體酷百科:驚天動地的自然力量
驚奇立體酷百科:不可思議的動物世界
驚奇立體酷百科:兩棲爬蟲的奇異世界
每本都是精裝的全彩書~內容的圖片都非常真實
不是像故事書一樣是可愛風的
(因為是寫實風~有些圖片會有點太真實了~
膽子小的寶貝~會建議父母先陪讀哦~)
每本書都有小翻頁、大拉頁、,問與答…等等的單元
可以一邊跟書互動 一邊學取知識 ~不枯橾且非常有趣
也會讓人想一直看下去
也有學習的卡片可以互動學習
情境式的互動畫面~就好像寶貝真的在動物的家一樣歷險
也有我問你答的單元~讓我們來考考你~
每本書的最後面 還有大型pop-up立體場景~真的會讓人震憾
就來看看其中的一本 - 人體的奧秘
相信大家都有被寶貝問過很多關於他自己身體奇奇怪怪的問題吧
為什麼會有肚臍?
我怎麼生出來的?是從尿尿的地方出來的嗎?等等~
一堆真的很想解釋但很難說清楚的問題
我們就用這本人體的奧秘來揭開身體的所有答案
我們身上有多少骨頭 你知道嗎?
原來我們有206塊骨骼呢~
世上最高的人 和 最矮的人是誰?
我真的看了才知道
原來小孩的骨頭會依照約10%的速度成長
難怪老一輩人都說 小孩是『一瞑大一吋』
真的是有根據的耶~
什麼!!我們傍晚居然會比較矮
那我以後量身高要早上量~哈
支配我們身體用來運動的 就是肌肉了
206堆的骨骼也要有639塊的肌肉
才能活動哦
我們的呼吸系統 就是『肺』
幫我們過濾了無數的髒空氣
原來我們的左肺比右肺小一點 因為還有留了心臟的空間
那我們的心臟是怎麼工作的呢?
心臟就像一個幫浦一樣~每天收縮、擴張的將血液打到所有器官
才能讓這些器官們有足夠的力氣工作哦
大腦 是指揮中心 每個區塊負責著不一樣的工作
額葉是負責思維理解和控制運動
頂葉是負責控制味覺和觸覺
顳葉是處理聽覺和語言的場所~~等等的
而且 左腦和右腦的思考是不一樣的哦
這套書還有可以互動的小遊戲
來拼拼看我們大腦的區塊拼圖吧
這套百科有一個優點但也是缺點 …
就是內容太太太…寫實了~
有的附的圖真的就很驚奇~對小朋友來說 可能會有點害怕~
所以會建議家長一開始先陪讀哦 ( 膽小者勿看啊!!)
其實只是個血管的示意圖啦…
但這個就跟骷髏一樣~沒有那麼可怕啦
只是寫實了點 不討喜了點 ><
最後還有個大腦的互動的小遊戲哦
這個遊戲之前在網路上蠻紅的
就是要看著圖片 念字本身的顏色 而不是字詞義寫的哦
有沒有發現 這個遊戲不簡單呀
那是因為左腦和右腦的思考不一樣~~有時候會打結啦
但集中精神注意一下 一樣可以完成的哦
最後最後 一定有寶貝問過的
『媽媽~我是怎麼生出來的呀』
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的跟你們這群小搗蛋解釋
看看這些超音波照片~是不是有點懷念呀
每個媽媽一定都有保留好這樣小小的幸福
可以藉由這個單元 來跟寶貝分享分享
當初這個小搗蛋在我們肚子裡的幸福
這系列有8本書,一個主題一本~內容相當豐富
一本大約有32-36頁,4歲以上要陪讀,10歲可以自已看唷~
驚奇立體酷百科:勇闖恐龍王國
驚奇立體酷百科:揭開人體的奧秘
驚奇立體酷百科:透視小小昆蟲世界
驚奇立體酷百科:探索宇宙大冒險
驚奇立體酷百科:發現奇妙動物星球
驚奇立體酷百科:驚天動地的自然力量
驚奇立體酷百科:不可思議的動物世界
驚奇立體酷百科:兩棲爬蟲的奇異世界
歡迎加入 童書社團 看更多媽咪們分享
按讚 童書粉絲團有更多好書消息唷
如有任何問題~請私訊由客服團隊為您服務
直接私訊按這邊
→ 童書/點讀粉絲團:m.me/hikidsbook
→ 官方line@ : https://line.me/R/ti/p/%40hikids2015
1、粉絲團姚小鳳團購網:https://www.facebook.com/hikids2015/
2、童書/點讀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ikidsbook/
3、LINE 官方: http://goo.gl/zB8hOn ( LINE ID- @hikids2015)